-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05/29]
-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05/29]
-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05/29]
-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05/29]
-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05/29]
-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05/29]
余震绵延的大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幽2008年年初在西南乡村旅行时,偶。然看见有农妇在散发一封“王母娘娘的信”。好奇便领了一张,内容确实显得荒诞不经。更为令人称奇的是——明显看得出来,竟然是用上世纪八十
幽2008年年初在西南乡村旅行时,偶。然看见有农妇在散发一封“王母娘娘的信”。好奇便领了一张,内容确实显得荒诞不经。更为令人称奇的是——明显看得出来,竟然是用上世纪八十年代使用的机械打字机蜡纸油印的产品——实在难以想象,这一早已被时代淘汰的工具,还在乡村社会草根阶层中秘密地发挥着作用。中国文化历来就有“经学”和“纬学”之分。自古以来,纬学中的“谶纬术”一直在民间私相流传,历朝皆屡禁不绝。新中国以来,对此类标准的“封建迷信”,一向是实行严厉打击的;历次运动几乎已将这一现象扫尽荡平。但是眼前重新拿到这样的“揭帖”,出于对“民间语文”的特殊兴趣,我还是把它保存下来了。在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受教不多的广大百姓,心存侥幸地期冀着果能预告未来祸福的神人,以便在险象环生的岁月之中趋利避害——这是谶纬文化得以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就像算命星相之类神课,哪怕偶然十句中一,也能蛊惑今日许多时尚青年一样。人类在变幻莫测的历史和命运中,难免对神秘未知的事物充满孩子般的好奇心。标题为“王母娘娘的信”的这份传单,似乎在2008年年初便在预告着这一个“凶年”。此信的开端便语句不通地讲述一个山西的老太婆,某天给了一个女生这封信,转身就不见了。信中说今年——有房无人住,夫妻不团圆;有饭无人吃,儿女不能见。等等。但是观音赐有药方:生姜三片,竹叶三片,紫草胡椒少许,吃下可免。男女不能骑门槛,不能吃生水和一切生果实,不能乱解小便。同时默念如来、观音、玉帝、王母,便可躲过大劫。很显然,此信牵涉佛道两派神祗,禁忌和药方皆荒唐可笑,属于典型的“小民宗教”。但是当我走到今天——2008年11月底——再来重新审视这一文本时,却忽然感到了某种莫名的惊怵。纵观从2008年年初雪灾以来直至今日金融风暴,你无法不承认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凶年”。即便中间有一场“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宴来冲喜,仍无法冲淡许多人在今年所刻下的悲苦记忆。“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五个月来,余震和新震一直未能平息。迄今记录在册的已有三万多次,意即每天有两百次左右的震动——这是怎样一块积蓄着风暴的土地啊,图天涯它还要经历怎样的波动,才能释放完它的能量,才能复归万户千家一份平静和谐与安全?圈2008年5月以来,纹江区的位置如处飓风的风眼之中,显得比周边的灾区都要平静。但是每一次四级以上的余震,仍然要晃动这里的楼房;虽然渐已习惯的大众再不会夺门而逃了,但惊恐和隐忧依旧还是压迫着心灵。以我自己的体验来说,经常好端端地坐着,就会突然感到大地的动摇,会略显紧张地定神查看水杯——而事实上,这只是虚惊,是地震后遗症。从地质学上说,大地确实还未搁平,还在隐隐威胁着劫后余生的人民。而从社会学方面来看,这场浩劫所引发的各种后遗症,肯定还将在漫长的时间内,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虽然眼前,失去安全住所的市民,都可以在活动板房里度过灾后第一个冬天了;农民也逐渐开始新建平房。但是,废墟的广大存在,依旧在萧瑟寒风中生硬刺目。而更多的高楼危房,还基本在警戒线的圈禁之中突兀矗立,基本还没开始拆除的工作。我刚去回访过邻近的汉旺镇——整个镇子还是由江苏特警戒严着,任何人没有通行证特稀f——天涯囫不得入内。所有歪七竖八的楼宇依旧保持着“5·12”当日的惨状。街心那个著名的钟鼓楼,时针仍旧绝望地定格在两点二十八分。一切都还纹丝未动,快半年了,竟然还有幸存者在警察的陪同下,在频繁赶去危险的旧居,扒拉一点未损的用具和衣服出来。我问那些把守着关口的年轻警察,他们说到了夜里,他们都不敢进去巡逻——即使在白天,我也能深深地体会这其中的惊恐和悲凉。那天在东汽家属区的大门前,一个男人正在和门岗撕扯。他要进去,他要去给他儿子烧纸——著名的东汽中学就在里面。但是没有通行证,门禁则坚决不让。这个悲痛欲绝的老男人,几乎像疯子一样狂怒大叫奋力硬闯,几个壮汉民兵和警察几乎都难以制住他的鲁莽。门禁当然有门禁的理由——所有的楼宇都悬如危巢,余震随时都可能掀翻一栋,没有通行证谁敢承担新的死亡责任?但是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只要是垮塌学校较多的灾区,家长的愤恨和怨怼还远远没有摆平。基层政府虽然已经千方百计地从各地抽调医生教师,去分隔各家各户的苦主,挨户安抚做工作,阻拦他们的集结上访喊冤。但是,谁都清楚,大群的绝嗣之痛,岂能在短时间之内抚平。任何一个人的自发哭丧悼亡,都可能再次煽起一个片区的苦情,而造成基层的动荡和上层的问责。事实上,在隶属绵阳的某县,近期就因保险公司对死亡孩子的赔付远低于交界的德阳市,而引发了家长的群体事件。按说保险公司纯属商业行为,各地根据各地的投保额赔付,实在与政府无关。但是放在眼前的大气候之下,最终的结局则可能仍然是要政府来买单拉平。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灾区基层政权来说,此刻恐怕谁也不敢轻易去引爆一座火山。㈦纹江区垮塌房屋八万多间,受损二十余万问;万幸的是没有垮塌一个学校,因此对地方施政者来说,要少了很多涉及稳定的压力——至少不会有各种中外媒体来频繁叨扰。但是重灾区毕竟还是重灾区,在越来越精细地统汁之后,现在的受灾排名,已经位居全国第二十一名。因此所要面对的问题和隐忧,几乎也与各地一样。如此巨大的灾难,在各种显现的阵痛背后,必然还有一些潜伏的后果,将在未来渐次浮出水面。最近,相邻的重灾区广元的生蛆柑橘,正在引起全国的舆论热点,从而导致整个柑橘种植业的灭顶之灾。尽管当地政府已经号召果农掩埋了那些长虫的水果,尽管这种果虫也确实无毒副作用,但是对广大的城镇消费爱蕊麓醚鬻雾i笺淄溺豳戳蘸鋈,’穗“┏━━━━┳━━━━━━━━━━━━┳━━━┳━━━━━┳━━━━━━━┳━━━━━━━━━━━━━━━━━━━━━━━━━━━━━━━━━━━━━━━━━━━━━━━━━━━━━━━━━━━━━━━━━━━━━━━━━━━━━━━━━━━━━━━━━━━━━━━━━━━━━━━━━━━━━━━━━━━━━━━━━━━━━━━━━━━━━━━━━━━━━━━━━━━┳━━┳━━━━┓┃捌┃一┃┃鹾i譬瓣潼┃┃┃星┃┃┃┣━━━━━━━━━━━━╋━━━╋━┳━━━╋━━━━━━━╋━━━━━━━━━━┳━━━━┳━━━━━━━━━━━━━━━━━━━━━━━━━━━━━━━━━━━━━━━━━━━━━━━━━━━━━━━━━━━━━━━━━━━━━━━━━━━━━━━━━━━━━━━━━━━━━━━━━━━━━━━━━━━━━━━━━━━━━━━┳━━━━━━━━━━━┫┃┃┃┃┃┃┃┃┃┃┃┃┃┃┃┃┃┃┃┃┃┃┣━━━━╋━━━┳━━━━━━━━━━━━━━━━━━━━━━━━━━━━━━━━━━━━━━━━━━━━━━━━━━━━━━━━━━━━━━━━━━━━━━━━━━━━━━━━━━━━━━━━━━━━━━━━━━━━━━━━━━━━━━━━┳━━╋━━━━━┳━━━━━┫┃┃┃┃┃┃┃┃┃┃┃┃┃┃┃┃┃┃┃┣━━━━━━━━━━━━╋━━━╋━╋━━━╋━━━━━━━╋━━━━━━━━━━┫┃┣━━━━━━━━━━━━━━┳━━━━━┳━━━━━━━━━┳━━━━━┳━━━━━━━┳━━━━┳━━━━━━━━━━━━━━━━━━━━━━━━━━━━━━━━━━━━━━━━━━━━━━━━━━━━━━━━━━━━━━╋━━╋━━━━━┫┃┃┃┃┃┃┃┃┃┃┃┃┃┃┃┃┃┃┃┃┃┃┃┃碍┃┃┃┃┃┃┃┃┃┃┃┃┃┃┃┃┃┃┃┃┃┃ j┃┃┃┃┃┃┃┃┃┃┃┃┃┃┃┃┃┃┃┃┃┃_┃┃┣━━━━━━━━━━━━╋━━━╋━╋━━━╋━━━━━━━╋━━━━┳━━━━━╋━━━━┻━━━┻━┳━━━━━━┳━━━━━╋━━━━━╋━━━━┳━━━━┫┣━━━━━┳━┫┣━━━━┳━━━━━━━━━━━━━━━━━━━━━━━━━━━━━━━━━━━━━━━━━━━━━━━━━━┳━┳━━━━╋━━╋━━━━━╋━━━━━┫┃┃┃V┃┃┃┃┃┃┃┃麓渤群┃┃┃┃┃┃┃┃┃┃┃┃┃┃┃渤┃┃溪┃‘┃┃┃┃┃┃┃┃麓鬻缀溪鬻缵┃翻隧|1鍪龇阀圈鬣聪§鞋}鬟翳嗣匿泌=;.m蜘。~一┃┃┃┃┃┃┃┃┃┃┃┃∥0’;┃┃┃┃┃┃┃┃┃┃┃┃┃雷┃┃┃┃%┃┃翁黼┃离┃┃ k’┃┃┃┃┃┃┃┃┃┃┃┃┃┃┃┃一丽赋‘《┃鬣圈┃┃豳赣┃┃┃┃┃┃┃┃┃┃┃┃┃┃┃┃┃┃┃┃┃┃┃┃┃圈┃┃┃┃┃┃%目《一┃┃┃┃┃┃┃┃┃┃┃┃鬻霆┃┃┃┃┃┃┃┃┃霉┃一┃剿┃;鬻┃_《藿黼鞠彝┃┃┃—∞摊黜┃溺┃壤┃爱。镯碧_┃‘一┃┃┃┃┃┃┃┃┃┃┃┃┃┃┃┃┃┃┃┃┃┃1.强┃_黥┃溺┃ l┃^┃┃ g‘┃┃┃┃┃┃┃┃┃┃┃┃┃┃┃┃┃┃┃┃┃2”∞┃一┃'|┃一‘l┃黼┃┃┃┃┃┃┃┃┃┃┃┃┃┃┃┃┃┃┃┃┃┃┃。一l┃ p_┃一┃┃┃┃┃┃┃┃┃┃┃┃┃┃┃┃┃┃┃┃┃┃┃┃┃┃┃_┃●_┃┃┃┃┃┃┃┃┃┃┃┃┃┃┃┃┃┃┃┣━━━━━━━━━━━━╋━━━╋━┻━━━┻━━━━━━━╋━━━━╋━━━━━┻━━━━━━━━━━╋━━━━━━╋━━━━━╋━━━━━╋━━━━╋━━━━╋━━━━━╋━━━━━╋━╋━━━━╋━━━━╋━━━━━━━━━━━━━━━━━━━━━━━━━━━━━━━━━━━━━━━━━━━━━━━━━━╋━╋━━━━╋━━╋━━━━━╋━━━━━┻━━┫┃┃┃┃┃┃┃┃┃┃┃┃┃┃┃┃┃┃┃┃┃雠┃┃┃┃┃┃┃┃┃┃┃┃┃┃┃┃┃┃┃┃┃┃┃┃粥┃飘冒。…┃暖g鞭翟■┃┃┃匿┃慝?溪鬻鬓篓篓霪j。┃┃┃┃┃┃┃┃┃┃┃┃┃┃圈┃┃┃鳓┃鬟┃┃┃┃┃┣━━━━━━━━━━━━┻━━━┻━━━━━━━━━━━━━┻━━━━┻━━━━━━━━━━━━━━━━┻━━━━━━┻━━━━━┻━━━━━┻━━━━┻━━━━┻━━━━━┻━━━━━┻━┻━━━━┻━━━━┻━━━━━━━━━━━━━━━━━━━━━━━━━━━━━━━━━━━━━━━━━━━━━━━━━━┻━┻━━━━┻━━┻━━━━━┻━━━━━━━━┫┃┃┃麓避蟛摧癌蛾鳓糍渤群薷瓣≈∞㈣槲“;涮茎|羹坐i罄越g#。。,耕i”“’一一一。捌㈣∞积┃┃┃┃“5·12”之后。灾区废墟上的老妪志愿者与灾区的孩子┃┃┣━━━━┻━━━━━━━━━━━━━━━━━━━━━━━━━━━━━━━━━━━━━━━━━━━━━━━━━━━━━━━━━━━━━━━━━━━━━━━━━━━━━━━━━━━━━━━━━━━━━━━━━━━━━━━━━━━━━━━━━━━━━━━━━━━━━━━━━━━━━━━━━━━━━━━━━━━━━━━━━━━━━━━━━━━━━━━━━━━━━━━━━━━━━┻━━━━┫┃┃┣━━━━━━━━━━━━━━━━━━━━━━━━━━━━━━━━━━━━━━━━━━━━━━━━━━━━━━━━━━━━━━━━━━━━━━━━━━━━━━━━━━━━━━━━━━━━━━━━━━━━━━━━━━━━━━━━━━━━━━━━━━━━━━━━━━━━━━━━━━━━━━━━━━━━━━━━━━━━━━━━━━━━━━━━━━━━━━━━━━━━━━━━━━━━━━━┫┃囡天涯┃┗━━━━━━━━━━━━━━━━━━━━━━━━━━━━━━━━━━━━━━━━━━━━━━━━━━━━━━━━━━━━━━━━━━━━━━━━━━━━━━━━━━━━━━━━━━━━━━━━━━━━━━━━━━━━━━━━━━━━━━━━━━━━━━━━━━━━━━━━━━━━━━━━━━━━━━━━━━━━━━━━━━━━━━━━━━━━━━━━━━━━━━━━━━━━━━━┛者来说,已经无可挽回地要躲避这一鲜果了。没有谁去想象灾区果农的雪上加霜,没有谁去分担这个“灾年”的又一苦果。这件事与“灾年”有关吗?与地震相关吗?也许很多人要这样质疑。其实,早在一个月前,类似的危机已然在纹江区出现;如果没有施政者的及时妥善处理,也许早就酿成了一场大的舆论风暴,同样也将祸及另一水果的种植业和所有的果农。现在我来追溯解析这个故事,藉以剖析基层政权的危机应对问题。几年前,纹江区和全国多数地方政府一样,为了帮农民致富,必须要调整当地农业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传统的粮食蔬菜种植,在中国确实不挣钱。每亩地投入产出的毛利,不算农民的劳动力成本,大约每年也就几百至两千元不等。为何农民宁肯被城里人歧视和欺负,仍然要到城里打工或做游贩,因为在城里最不济每月的收入也接近他在土地上一年的利润。于是纹江区根据盆地的土壤气候条件,为农民引进了“金花梨”这一种植产业。为了动员只熟悉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改种这个水果,最初政府还是付出了较大成本的。要出钱买幼苗,要免费技术培训,要派员检查顾问,甚至还要静虻收购寻找销路。“金花梨”属于改良了的优质水果,很快就开花挂果进人丰收的时代,在最初的年头确实让那些冒险转向了的农民尝到了甜头。于是马上就有大批的农民跟风种植,接连的丰收随之带来过剩和滞销。这种不像粮食一样可以存储和当饭的产品随风飘落,愤怒的农民甚至将满车的烂果倾倒在乡政府的门前。有些果农根据市场调剂,改种了其他水果甚至复耕。但金河镇的银桥村,则仍然坚持着。即使市场价远不如当年,但是到底还是比种粮食划算。可是今年八月,眼看着满数灿烂的金黄,可以为灾年聊添喜色,果农却开始成群结队来乡政府闹事了。那时正是奥运时节,大群的农民开着拖拉机满载金花梨要奔赴区政府,扬言要倾倒在政府的门前。一场莫名其妙的危机,就这样在原本苦难的灾年,再次拉开了序幕。幽确实奇怪,原来一直生长正常产量很高的金花梨,今年却突然大面积地爆发了虫灾。而且这种虫叫“蛀心虫”,直接钻进了梨子的果核里成长,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但是梨子一旦接近成熟时,就要自然坠落和溃烂。果农看着满地的烂梨,意识到全年的辛苦劳作付之东流,再加上灾年的损伤,必然更加绝望。这时,他们只能想到要找政府扯皮了。可是,农民自耕自作,丰年就自得其乐,天涯圆遇上天灾歉收就要找政府麻烦,政府真的有责任要负担吗?农民当然要找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则纯粹无理取闹,那也肯定不敢。他们的理由是——首先,是政府动员甚至要求他们种梨的,仅有的-田地都变成了果园,现在遇灾,意味着连粮食都没有吃的了。其次,关于植物的病虫害,历来相关职能部门都要负责预报和预防,但是今年以来,相关单位没有任何这方面的作为。再者,供销系统每年都要求果农对水果实行套袋管理;每个袋子要五分钱,供销系统过去每个袋子要补助二分五厘,但是唯独今年承诺了又没有补,于是农民省所有的人皆在忙于抢险救灾,忙着要调查灾情并向各自的上级部门汇报各种统计数据,哪里还有时间和人力去考虑一个村的梨树问题。再说谁也没有想到,会在灾年里冒出这样一种原来并未肆虐过本地植物的怪虫。蛀心虫哪里来的?那么根据原先的培训要求,果农必须要进行的药物预防,农民都做了没有?如果做了,为何没有能够杀除这些害虫?如果没有做,那么果农自己也要承担一份责任。于是紧急调查,农民拿出了自己杀虫的证明——他们提供了七种杀虫药的瓶子,以及在哪里购买的证明。钱也就没套。因此政府需要给他们赔偿损失。这几个理由能够成立吗?书记老吴认为确能成立。第一,农民天灾没有饭吃,政府本来就要管,总不能在灾年再添饿殍。第二,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之所以要存在,本来就是要为“三农”服务;服务如果没有到位,那至少难辞其咎。第三,供销系统也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承诺而未兑现,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这件事,政府肯定要管才行。但怎么管呢?首先当然是要稳住农民的情绪,不要集体上访闹事。然后是问责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确有现成的理由——地震。因为那一段时间,很快就弄清,药物就是在金河镇街上的两家药店买的;其中一家还是果农的专业合作社开设的专营店。但是检验结果很快也出来了,其中的两种药物是假冒伪劣产品,根本无法杀除果虫。接下来基层政府如果能找到赔偿的下家,是不是可以帮农民减少一点损失呢?看来好戏似乎还在后头。.圈在一个诚信普遍缺失的国度,坑农的事件必将频繁发生。虽然偶尔闹大了的事件得到了惩罚,但多数时候基层政权对此是束手无策的。何以如此?在接下来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见其中的两难困境。纹江区在检验出有两种药是假冒伪劣产品之后,立即要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准备顺藤摸瓜找出元凶,以便从厂家那里为农民讨要一些赔偿,借以减轻灾民的损失和自己的压力。但是在没有找到厂家之前,这一检验结果暂时还不敢向农民公布——因为愤怒的农民一旦知道有假药,肯定首先要结队去打砸街上的商铺,那样就会惹出影响治安的公共事件。卖药的零售商之所以还需要保护,是因回天涯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从批发商那里买进的是假药。他们向专案组提供了进货的渠道和上家以及相关的账单,一种是从绵阳进的,另一种则是从成都进的。公安局兵分两路,但很快皆铩羽而归。绵阳的那家批发商承认他们卖过这种药,但他们也不知道这是假药,他们是从福建的一个厂家购进的。警察要他提供他们从那进货的证据,他说地震之后,因为唐家山堰塞湖要崩溃,整个绵阳市都要紧急搬迁到山上,所有的这些凭据都散失了——这个理由在兵荒马乱的当时,也确实可能存在。警察没有理由抓捕这个同样是灾民的批发商,虽然知道了那个厂家的地方,但是没有任何证据。另外一组到成都的警察,也找到了那个经销商,知道该药来自江西的一个药厂。但是卖农药的在成都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其中鱼龙混杂真假参半,你很难分清其中的真伪。他们进货的运单凭据,一般只保留一个月;也就是说同样拿不出指证那个厂家的证据。而且还有可能那个厂家制造的是真药(因为有国家批号),是另外一些不法分子仿冒假药。案情走进死胡同,纹江区政法委召开相关部门的联席会,商特稿顿甚至反过来扣押你。与其花费人力物力无功而返,甚至惹是生非,还不如另外设法来安抚这些受灾的果农。原来还想找到厂家来为农民索赔的想法,在目前显然已经难以实行。而本地的这些零售商在不知情的背景下销售过这些假药,本质上说还是你地方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那果农的灾难到底该由谁来买单呢?圈根据调查以及和以往的年成相比较,银桥村的果农因为蛀心虫确实减产百分之六十。全村一千多户人家集合一起要找政讨要不要去福建和江西调查的问题。公安局方面说,根据现行法律,目前这个事情根本无法立案——立案是有一套立案的正规程序的。零售商和经销商只有在“知假贩假”的前提下才构成犯罪,如果不能证明其“知假”,就无法立案。如果没有立案的案子,就没有进入全国公安系统的网络;如果本地的警察要想去异地调查和抓捕,异地的警察不仅不会配合,甚至还要干预。更何况这些厂家都是各地的大型企业,都会得到地方保护。你外地的警察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时候,想去从他们那里帮农民索赔,他厂里的保安都可能暴打你一府“索赔”,放在八年前那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是放在今天,尤其是在地震和奥运的大背景之下,就是一个基层政权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维稳”是目前地方上的第一要务,任何可能酿成群体事件的苗头,都必须扼制’在萌芽状态。但拿钱能够埋这个单吗?粗粗算一个帐,仅仅是银桥村就需要1500万左右。且不说政府对此天灾虫害没有完全责任,就算有部分责任,那也很难在预算外随便拿出这笔巨款来。更为麻烦的是,银桥村只是虫害的重灾区,相邻的其他乡镇村组也不同程度地被蛀天涯回心虫坑害;如果对银桥村进行了赔偿,那些正在观望这一事件走向的农民,很快就会接踵而至,那基层就会出现一个难以填满的无底洞。万事开头难,.一旦在这件事上开头破题——给予了农民“赔偿”,那接下来所有的类似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地找上门来——这才当整个社会情绪普遍呈现出“仇富恨官” i的基调时,那任何人只要是针对公权和官府 l的挑战,哪怕纯属不明真相的误会或者不甚I合理的诉求,也会赢得很多人的附和与称 i许——而这,才是这个社会真正开始危险的 l苗头。我在第一篇纹江调查中所解析的“5·21 j群体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人们被传┏━━━━━━━━━━━━━━━━━━━━━━━━━━━━━━━━━━━━━━━━━━━━━━┓┃调雨顺的日子是少数;如果没有其他公正公被问责的事。假设一村的发难引起更多市民┃┃平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那政府就会有永远农民的景从,最后再激化出警民冲突酿成流┃┃赔偿不完的债务。血事件,则可能在灾区形成大面积的风潮。那┃┃.样的结果,基层政权多数时候就要被问罪才┃┃Il蓊I今Et任何非政府组织的民众集结行能谢罪天下了。┃┃动,即便是表达正当合理的诉求,一般都会被究竟怎样化解这个金花梨问题?纹江区一┃┃认为是影响稳定的事件。事实上,由于多年来为此再三召开会议——“赔偿”谈不上,也赔┃┃政府的一贯做法,民众并未真正完全获得总不起;假药不敢说,怕激化民间冲突。最后依┃┃书记所要落实的四种权力——知情权、表达然还是只能走“群众路线”——派工作组走村┃┃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而权贵集团对公共资源入户,挨家劝说,给确实生活困难的许以民政┃┃财富的垄断和分赃,在许多地方都是不争的扶贫。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出牵头主张的┃┃事实。社会固然在进步,大众生活水平也确实人,按照一些基层政权惯用且有效的办法,恩┃┃有所提高,但官民矛盾没有得到缓解,今年以威并济做通工作,这样才终于抚平灾年里的┃┃来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乱象频仍。又一创伤。一般来说,处理类似矛盾,驯服了┃┃民众假设按法律规定的正当程序去申请头羊则群羊皆喑。在主张“和谐”主题的今日, j┃┃游行集会,几乎还从未有某个地方政府敢于如果尚未非常“出格”,基层对此类头羊,一般 j┃┃批准。那么对农民来说,只要形成村组性的怨不会像过去那样抓捕了事。1┃┃,言,只要某个人振臂一呼,他们才不会管你那民情如水,可疏不可堵——这是古代政 i┃┃些形同虚设的所谓法律和程序。既然是没有治皆已认同的训条。底层舆情难以上达天听, i┃┃“批准”的群体上访,从现行制度上说它就是个体的投诉多数时候很难被主官侧耳,民众,┃┃“非法”;而群体性的“非法”行动——即使不只好密议群体事件来震惊朝野,以期解决自I┃┃做出(比如倾倒烂梨在政府门口)其他过激行己的委屈。而这样来之不预的事件,必然造成’┃┃为,那从本质上说,也已经构成了涉及“稳定”多方无辜者的受损——近日的重庆出租车罢┃┃的隐患了。运事件所引发的城市瘫痪,即可见出“舆情不┃┣━━━━━━━━━━━━━━━━━━━━━━━━━━━━━━━━━━━━━━━━━━━━━━┫┃回天涯┃┗━━━━━━━━━━━━━━━━━━━━━━━━━━━━━━━━━━━━━━━━━━━━━━┛通”的危害。而这还只是一场和平运动,万一某天发展为暴力行动,泥沙俱下时则可能玉石俱焚——这,我相信还是多数人不愿看见的景象。幽几十年来,中国政治多数时候一直保持着一种外观平稳而内部高压的态势——用行话说叫“内紧外松”。处在小农经济的当年,基层也许层层厚纸确能包裹住火焰,以致遥远京城可能无法透视边地的狼烟。但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巨量流动的人口和无所不在的现代化通讯传媒平台,使得纯粹依赖这样的高压管理,已经不合时宜且难以实现了。地壳运动的高压都可以在瞬间引发惨绝一一时的地震,譬之社会,其实亦同此理。对基层政权来说,一边要“政治承包”达到治平,一边还要和谐怀柔以符新政——很多具体事情上便显得依违两难。因为二■‘年改革开放,本质上已经改变了许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基本未曾改动的上层建筑,已然很难适应今日之社会生活了。没有较大幅度的政改,则很难抵达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纹江区地理位置所在,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压”地区——自古迄今,它都是川陕大道的锁钥。拿下白马关,即可长驱成都。古书谓之“为三国险阻之区,实蜀都门户,两川咽喉之地”。今天的纹江区,更是名副其实的“高压”枢纽所在——国家电网的重要分流点。境内高压线密布如网,铁塔如林几乎无所不在。而地震之后,一个投资规模达五十亿的变电中心,又已签约将在这里生根了。国家电网虽然有着鲜明的国家标志,也牵涉全民利益,但是在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并非像过去那样,走到哪里都可以用国家的名义随便征用当地的土地。因为电力系统是一个独立运营的国企,素有“电老虎”之称,其权力和利益实与地方无涉。因此他们要在某区占地架网,虽然一般来说地方上无可阻挡,特干i蒿——但是由于牵涉到具体的千家百姓的屋舍耕地的重新调配,那还是要和地方政府讨价还价和气商量的。一般来说,根据规模线路等等,谈好一个补偿价格j整体发包给基层,由基层再去负责摆平群众问题。对基层政权来说,一来本身并不足以阻挡“国家网络”的分布;再说这种大型工程必然有巨额资金要在当地消化,可以拉动地方经济;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包的拆迁安置费里,必然还有较大的利益空间。能尽量从老百姓头上节约下来的费用,就是地方财政的收益。对于税收拮据的小县穷区来说,也可谓不菲的诱惑。变电站和铁塔所要占的具体田土,对农民的调配补偿基本皆能顺利解决。但是面对被网线切割的天空,面对那天天穿梭在头顶的几十万伏高压电,老百姓会没有说法吗?《墼i¨L年前高地村的』L户村民,对正好横跨在他们房顶的高压线就有了说法。他们偶然发现,用测电笔去触碰墙壁时,电笔会发亮,表示墙体带电。更为奇特的是,再测试他们的身体时,也会发亮。这种现象到底对人体有危害吗?即便是弱电,是否对生命构成隐患和威胁,暂时还找不到答案,但遇见雷电风雨之时,总不免令人胆战心惊。于是他们找到了政府。政府找电力部门,’电力部门说只要和高压线相距五米就是安全的;即便身体带电,也不会有危害。发包费早已付过,他们自然不愿再横生枝节。但是政府无法用这个理由去说服村民,因为电磁波对人体究竟是否有长远的影响,暂时准也不清楚。况且村民会说——你觉得没有问题,那你来住几天试试。或者说,你给我们签署一个保证,如果万一出现生命危险,你承担全部责任。那这个生死契约却是谁也不敢去签的。鉴于此,考虑到万一的风险,区委和政府还是出钱搬迁了这几户村民。但是两年前,又天涯国有一条新建的高压线路要通过堰塘村五组的领空,前后的水泥钢筋基础和铁塔都已完成,只有五组的农民堵截着施工队的进入。因为五组的地势稍高,高压线就在他们头上十来米,他们听说过高地村的事情,因此也担心以后自己身上带电。他们提出要么另外辟地给他们修建新居,要么高压线重新布局绕过他们头顶,否则绝不允许施工。面对妇女老人和儿童在人村路口的静坐,无论施工队还是基层政府都不敢强行作为,担心酿出极端事件。如果重修新居,面对的不是几户人家,甚至还有更多乡镇的类似村民会攀比模仿。电力系统该给的钱已经付讫,不可能指望他们再来出血。基层政府在尚未见证到这个距离是否会带电之时,正好重新指定宅基地,拆迁重修,按国家的赈灾政策给予重建补助。没有垮塌的房屋,则预付给每户一笔安全保证金,两厢签订好协议——如果高压线通电之后,能够测出房屋和身体电流,那么这个钱就归村民所有;如果不能测出电流,这个钱还是要归还政府。但基层政府其实心知肚明,发出去的钱,最终肯定是很难回收的。因为到时村民还会有一些理、由来拒付——比如电视和电话信号不好之类。甚至某人要是说开始头痛晕眩,你实际也无法去求证。即便什么理由没有,就是因为受’灾而无钱偿还,基层政府也不能像过去那样, j去拆房牵牛强行索讨了。 i工程终于可以开工了,拿到一点钱的村 i民暂时可以心安理得地忘记高压电的威胁。 i┏━━━━━━━━━━━━━━━━━━━━━━━━━━━━━━━━━━━━━━━━━━━━━┓┃你基层。但是对于基层老百姓的干预,他们却定一个“科学”的标准。。┃┃也束手无策——你有再大的背景,百姓还是这就是今Et基层社会的真实冲突故事,;┃┃只会服地方官的管理。工程因僵持而搁置,地在某种程度上说,三方的博弈类似于“虫子棒┃┃方利益不会受损,但对电力系统却很头疼。但子鸡”的游戏,彼此相生相克还要相互依赖,┃┃是他也有他的杀手锏,你要用电,尤其是在农才能达成一种暂时的平衡。当然这还是指的┃┃忙等关键时候,他是有权可以给你“适度配提倡和谐的当代,且还要是相对开明的主官 j┃┃给”的;那么基层政府也不敢把这个难题完全所在的地区,才能勉强臻于一个和平的结果。┃┃踢给电力部门。更何况工程之初,人家谈好的而在过往的年份或者今Et某些地方,因为此┃┃费用已经包干给你了。类冲突而以政府强势,完全压制农民而强行┃┃于是到了地震之年,这个问题再也无法施工的事情,其实并不鲜见。其结果往往是冲┃┃延宕。区委和政府反复商议,决定由群工部出突升级,或者暂时按平,而最终却要承受当地┃┃面,挨家挨户找相关村民协商。垮塌了的房屋村民对这些国家设施的漫长破坏。┃┗━━━━━━━━━━━━━━━━━━━━━━━━━━━━━━━━━━━━━━━━━━━━━┛幽大地震过去将近半年,即使余震从未彻底消失,但灾区的社会生活,多已基本恢复正常秩序。严冬在即,帐篷中的农民显然要比板房里的市民难受一些;但是对于这种建国之初即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待遇,多数农民已经懒得去抱怨。对他们而言,任何一点改善,在内心深处还是颇怀感恩的。国家在此次赈灾中,对农民的补助扶持政策,出台得比较及时。先有每天十元钱一斤粮的临时救助(其他民间捐赠不算);后有根据人口从一万六到两万六的建房补助。至于微损而只需维修的农房,最初德阳市制定的政策是根据不同程度,给予两百至一千的补贴。前面两篇文章中说过,对于这几项救助资金,基层政府是经历了复杂的民主评议和监督,才好不容易达成基本满意的结果的。除开第一项马上发到了农民手上,第二项要根据修房的进度分批予以发放;第三项维修补贴却又临时搁浅了,原因是砖瓦水泥物价暴涨且供不应求,德阳市政府根据大面积的民间反应,决定在原来评议的基础上,把补贴上调五倍——变成补助一千元到五千元。结果政策刚刚发到乡政府一级,就受到了很大的反弹。老百姓反而不干了,基层政权面临新的压力而手足无措,上级政府出乎意外只好紧急叫停。补助增加了反而难以执行,其中的原因何在呢?好心上调的政策却在基层受阻,这恐怕是高居都市的人难以想象的问题,也可能是只有中国农村才会出现的荒诞一幕。原来症结是金钱只能大致分出额度补助,但是地震的破坏却难以细分其程度。比如在最初的方案中,张家的瓦损失了大约200匹,村民一致同意补助张家200元;李家的瓦损失了1000匹,大家同意补助1000元。彼此相差只有800元,这基本不会影响大致的公平和平衡。但是按新的政策,张家虽然可以拿到1000元,但李家则能拿到5000元,彼此相差4000元,而特稿损失的程度却并非大了这么多,那么张家就会有意见了。“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古老的困惑再次充满整个灾区了。由于牵涉面极大,不完全推翻过去的方案而重新予以评议,简单地按比例放大,就可能好心不得好报,甚至引发基层的再次震荡,于是上级只好叫停。但是对于基层政府来说,重新召集各村组再次评议、公示和修改,反复纠缠验证劝说,实际是一个耗时费力的难题。更何况很多微损房,老百姓为了生活,早已自己动手维修完毕。虽然保留着当初的照片,但根据每家的照片所能呈现的灾况,事实上是难以分辨出完全清晰的等级差距的。而且还有很多灾民已经又外出打工,重新召集都很困难。面对诸多难题,基层政权只能苦笑。早就从媒体知道维修补助消息的农民,会质询基层政府为何还不下发,救灾款是否挪作他用?基层政府要么息事宁人维持原方案不变,要么就只能暂时搁置,简单地放大肯定只会迎来更大的冲突。如果退回原来的政策,事实上是所有灾民皆未得到好处,对于乡村经济来说,本身也是一种损失。由于很难找到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我估计为了减轻基层压力,有可能会选择维持原案这种“零和”的无奈方式。虽然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在一次交易中,追求“双赢”是任何一个经济人都会自觉选择的方式,但这种铁律却在社会学这里,无法得到符合逻辑的推理。在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似乎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一种“共输”的结果,才能心气平和相安无事——这是我们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尴尬命题。豳由于建国之初即已形成的居民和农民两种户籍制度(不平等的国民身份资格),致使中国农村问题的复杂性,在今天仍然远远超出高居庙堂者的想象;也不是许多天赋人文情怀却深藏书斋的知识分子所能详察天涯团的。.就拿此次农房重建的补助问题来说,中央给出的政策是每户一万元,地方配套补助一万。这是一个大的框架,到了基层因为确实存在每户的人口多寡问题,一律两万明显不合适,遂修订为一至|三口之家补一万六,每增加一口再加五千,但最多不能超过两万六千元——这是德阳市所辖各区县统一的标准。按说依照这个基本明晰的方案去对应发放即可,谁知政策一到乡镇,立马出现卡壳。先说户口问题——一户的定义是指在“5·12”前同属一个户口簿的一家人。如果在那天后分家甚至离婚的,都不能享受两户的待遇。这个界定看似简单,实际上问题马上就出来了。农村和城市不一样,自古就有“树大分权,人大分家”的传统。因为土地并非私有,目前仍是所谓的集体所有制——一个农民去世了,他名下的土地其所在小组必须收回。一个孩子长到十八岁,他可以新分到一块土地。一个姑娘嫁走他乡,她原有的土地要收归集体;外来的媳妇娶到本组,也应该分她一份土地。因为集体的土地处于内部不断调换的过程中,孩子结婚之后一般都会选择分户,以便享有自己的一份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为贫困等原因,许多家庭两代甚至四世同堂——只有一栋瓦房,但是户口却是两个甚至三个。现在房子垮塌了,他们该怎样来获得补助呢?而且农村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就是一家之内,分户之后有分开开伙的(哪怕同处一室,父母和儿女收支和饮食皆完全独立),也有没分开开伙的,这该怎样来认定和区别?如果仅凭乡镇干部按照派出所的户籍档案来照本宣科发放,势必引起很大的纷争。仅仅针对分户未分房的家庭,基层就必须在广泛征求民意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拿出七种参考意见和处理办法——1,倒了同一栋屋,事实上分户且分伙的,按两户补助。2,五人以下,分户没分伙的,按一户补助;六人以上则交由群众评议适度认定。3,夫妻震前未离婚却有两个户口簿,且长期共同生活的,按一户补助(含未成年人单独立户的)。4,夫妻未离婚但长期分居,且各有住房皆倒塌;包含其已成年子女单独立户而各自开伙的,皆可按各自一户补助。5,震前分户未分房,震后申请各自重建一栋的,可以分户享受补助。6,分户分伙但重建不想分开建房的,必须达到一百平米才能按两户补助。7,父子同屋但分户,一住正房,一住偏房,倒塌其中之一,必须分开重建才能按两户补助,否则按一户计算。仔细揣摩这些细则,就能领会其中的微妙区别和含义。因为两万左右的现金,对所有农村来说,都是一个极具诱惑的好事,谁都不甘放弃。但凡能找出多拿的理由,那肯定要找政府讨要。钱虽然来自国家和上级,但基层政权也不敢乱发;不尽量追求一种琐屑的公正,还会刺激新的乡村冲突并招来上级的追究。然而,乡村社会的复杂性还不止于此,还有更多的独特之处,值得从事社会学研究和国家制度设计和管理的人员来探讨。 l溱黎I虽然我国是一个户籍管理非常严格的国家,但其中隐含的弊端早已为时议针砭。酝酿多年的户籍制度改革,迄今仍未有太多进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逐渐取缔,农村户籍日渐混乱且不为农民重视。只有大难降临,要根据户口来实施赈灾之时,各种平时忽略的户籍管理问题,才开始凸现出来。’比如前面所述有分户未分房的家庭,那么在现实中就有分房却未分户的,意即两代人早已分家过日子,且各有住房都倒塌,但是却只有一个户口簿,震前未去办户口分割手续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就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如果他们还是分开建房,可以分别享受补助。如果经济困难又想合并建房,那仍只能按一户计算。这对农民本身来说,受灾之后两家的钱凑在一起,再加上国家的两份补助,大约可以马上修建一栋合住的新居;但是如果合国天涯并只能领到一份,或者说非得分别重建,那可能一时都无足够财力重建,只能继续在帐篷蜗居。但是基层政府如果不这样硬性要求,在政策的具体执行时,就肯定又会出现人们趁机冒领补助的现象。就算如此严格的规定之下,仍然还是有人企图作弊多要。最近邻县抓捕了一个村民组长,就是因为他与某村民合谋制造假的房屋倒塌档案,计划骗取国家救助而犯法的。还有一些户籍现象是“有人却无户口”,比如合法结婚来的外地媳妇,女方所在的地区经济比这里好,她以及孩子的户口不愿转来,但是她们又长期在本地生活。还有一种是“有户口却无人”的现象——女儿因婚远嫁,但是并未转走户籍。除此之外,还有一家人之中,有的是农业户口,有的却是非农户口。这样的现象都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遗留问题,眼前都得要一一区别对待和处理,并交由当地群众评议公示认可才能算数。更有一些特殊的家庭情况,不在上述范畴,涉及到国家的一些法律制度,如何处理的问题是许多人绝对没有设想到的——比如计划外超生的子女,是否纳入重建政策享受人VI计数?“5·12”之后自然增减(婚生和死亡)的人口,暂时在户籍簿上没有修订而实际发生的,其人口如何计算?轻于无期徒刑的服刑人员,户籍仍然在当地,是否纳入家庭受助人口数?服役的军人和高校的学生,以后都可能要回来(因为国家已经不管安置和分配),他们是否纳入受助人口?这些看似琐屑的问题,在仍然贫困的灾区,它就是老百姓要抵死纠缠的问题。基层政权拿到的是从天而降的巨额账目,但如何把它合理合法地分配下去,真正达到救灾的目的,而不是反而引起群众不满和社会风潮,那确实还是一个需要绞尽脑汁的问题。用书记老吴的口头禅来说——这正是干部“考手艺”的时候。特稿《粪蠲经过无数次和农民开会,与基层干部商量,好歹慢慢厘清了上述问题,拿出了一个大家基本认同的方案。但是刚刚把方案公示几天,新的质疑马上就来了——现实世界错综复杂的现象,实在让人措手不及且匪夷所思。金河镇是由原来的两个乡合并的一个场镇,为了繁荣集镇经济,以前在镇上的边角余地修建过一些简易商品房,廉价出售给愿来场镇经商的农民——这些没有国家土地证的房屋,现在俗称“小产权房”,事实上在各地都广泛存在。谭家村的老张靠修自行车省吃俭用,买下了一小套,现在却垮塌了。而他在五里外的乡下,原来的旧居也毁于一旦。由于他的户口还在原村,他可以享受农房重建的补助;至于场镇上这套房子,则因为没有土地证,政府不予计算(据目前还不甚明朗的城镇补助政策传说,如果是证件齐全的商品房,还是可以拿到一份补助的)。老张是手艺人,当然轻易不服这个政策,因为他马上就能举出一个例子,让镇上的干部瞠目结舌——他隔壁的李嫂是他同村的村民,房屋也已垮塌。但李嫂的丈夫是城镇户口,也在场镇买有一套小产权房做生意,当然房屋也垮塌了。但是他们家却能女人享受农房补助,男人享受城镇户口重建补助政策。这其中的差别从何而来?一家有城乡两种户籍的就能两头沾光,而农夫老张一家只有农民身份,哪怕也倒塌了两处房产,却只能得到一头救助,这显然是他和许多人都难以想通的。接踵而至的退休工人老袁,这天也来到了镇政府讨要说法。他祖籍就是小河村的,但他很早就去城里的国营纤维厂当了工人,因此户口在城里。但是他在城里并无住房,退休之后儿女接班进厂,早已和他分家过日子,他只好回到老家的祖宅里生活。也就是说,他住房在农村却没有农民户口,城里有户口却无住房。这次祖宅垮塌,他也必须要重建,但是天涯囫应该由谁按什么标准给他补助呢?此类情况不多,政府只好破例准许他拿农房重建补助。黄土村的小叶又带来了一个新情况,他在村里的父母双亡,他自己在外地务工多年,但户籍仍在本村。老屋原本早无人住,年久失修这次也垮塌了,他也不会再回来修房种地,那他可以拿到重建补助吗?如果说不修就不给钱,那他万一要修,对乡村来说,既要给钱还要给他一块本来紧张的宅基地,岂不是两厢皆不划算。最后决定对此类现象,采取一个折中且两全其美的方法——由本人与村组签订协议,保证今后永远不找政府和村组要责任田和宅基地,然后按政策给予一次性补助。俗话说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上有政家——各种各的田地。但是对这些怕干农活的青年来说,他宁可土地抛荒,也不愿挑粪下田。那么他们的出路之一,就是到当地的场镇、上去混生活。农村集镇虽然不大,但是往往也能容留下几十个这样的闲汉。他们一般会随便找个极便宜的床铺住下,每天在茶馆打麻将,到处凑合着一El三餐。哪家有红白喜事,就去赶个场子,卖点小力气活。也有在集市上捣腾一点半合法半不合法的生计,甚至小坑小蒙或者跟某个“大哥”当小弟的。总之,连乞丐都能生存的今日,。一个闲汉自然也不会为简单的衣食发愁。目前还很少有人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人策,下有对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底群的生存状态,但是又确实是广大农村普遍┏━━━━━━━━━━━━━━━━━━━━━━━━━━━━━━━━━━━━━━━━━━━━┓┃家务农的已经很少。还有一小部分既不愿打土地,是可以领取这笔补助的。面对这近两万┃┃工也不愿务农的青年,就蜕变成新的乡村闲的现金,这些闲汉自然也会愿意选择签约领┃┃汉。农村父母一般不像城里人,可以容忍孩子钱。那么对这样的人,基层政府究竟是给还是┃┃成为“啃老族”;农村孩子长大,父母多要分不给呢?根据任何法规必须一视同仁的准则,┃┗━━━━━━━━━━━━━━━━━━━━━━━━━━━━━━━━━━━━━━━━━━━━┛那他们也应该享受补助——因为他们也敢签约。但是这些人领钱只是拿去喝酒赌博,绝对不会去重建房屋,挥霍干净之后,他们依然还是乡土社会的一帖“狗皮膏药”,还会继续贴敷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你政府的包袱。更麻烦的是,给了不建房的他们,那其他人也会起来攀比索讨。最后基层政府决定还是把这个问题交由“村民自治”来解决。村民之间对谁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对这样的人如果不建房,大家讨论决定不同意发放补助。至于他够条件应得的那份补助款,则由区财政暂时留存,等他哪天建房后再给。现在有些闲汉寄居在板房里,依旧过着他自得其乐的生活。某镇的汤书记感叹说——我就担心两年后,多数人都搬走而板房过渡结束时,这些人住习惯了不要房租的板房而不肯搬走,那又该如何处理?幽说到了活动板房和临时过渡安置问题,现在是到了可以来反思这一救灾举措,究竟效果如何的时候了。因为在地震的最初两月,全国人民都看见各条入川大道上,多半奔跑的是满载活动板房材料的大车。而现在的灾区镜头画面,也多是鳞次栉比的板房聚居区。这几乎是中国救灾史上的一次首创行动,三个月之内,灾区大地上立起了上百万板房——这既是奇迹,也是一件值得详细探讨的事情。因为这对未来的各种救灾方案,一定具有可资借鉴的作用。在灾难发生的最初几天,面对大片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人群,在风雨烈日下的简易帐篷中寄居,任何地方官都会考虑到过渡安置问题。因为重建房屋肯定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不得不考虑灾民酷暑寒冬的生命安全。但是究竟是免费提供板房过渡,还是发放过渡安置金,这在纹江区委最早的讨论中,就曾引起争论。但是很快就有了中央政策——由国家统一调拨活动板房,由外省派员统一援建,灾区自己负责集中平地搞好三通即可。既然是不要钱的房子,那多数地方自然愿意选择多要,以免灾民之问争抢扯皮。但是很快便发现,多要有多要的麻烦,地方出钱要负责的三通一平,花费也不是小数。于是纹江区在原定的指标上一减再减,最后建成了六千套的板房。板房的人住条件是倒房和危房的市民家庭;而危房不是一个马上可以鉴定、轻易就敢否定的问题,因此申请要住板房的人会很多。纹江区的六千套板房两月建成,很快就分配完毕。眼前已经入冬,我晚上到几个聚居区去查看了解,发现真正在里面睡觉生活的,平均下来大约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住率。我也到重灾区绵竹和汉旺镇去了解过,入住率稍高一些,仍然有很多分下去只是成了灾民的储藏室。从原材料到运输安装再加上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纹江区的板房成本是,每平米约700元,一间房近1.5万元。不管这个钱谁出,加起来就是一个真正的巨额,更不要说还要占用大量的地皮。老百姓之所以不住但也会要这个板房,是因为反正不要租金,反正不要也没有过渡安置费,几年后这个板房拆除也不归灾民所有——所以不要白不要。我曾经抽查过一些灾民,问他们——在只给七千元现金但保证自己解决过渡问题,和免费住进价值1.5万的板房享受社区服务之间——你们愿意选择哪种?多数说哪怕给五千也会选择现金。因为现金是切实属于自己的,板房最终还是政府的。拿到现金后可以出门打工,可以投亲靠友,也可以租住房屋;还可以用于买房建房。当然也有一部分确实无计可施的老人,还是愿意选择板房。但是选择板房的基本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用板房救灾过渡,意味着国家和基层政府花了大钱,费了时间和人力,但老百姓却未获得充分享用的实利。而板房最终拆除之后,也基本没有残余价值。但是假设开始就由灾民自己选择,要钱或者要房,要钱就只拿房钱天涯回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那么既为国家和基层省了大笔财力,也让灾民多了许多活钱。因为对农民的过渡安置,就是每户两千元再加上借用一顶帐篷(需要的话),广大的农村灾民也没有怨言。而城镇居民的板房费用,如果他们自己再加一倍的钱,他都可以在区县一级买到同样面积的商品房了。从某种角度说.各地的援建和原材料,最终都会通过各种转移支付的方式,由中央财政买单。基层政府所花费的配套费,一样也会从上级拨来的救灾资金中消化。一切最终看来只是中央花费巨资,打造了一个巨大的形象工程j当然由于灾难的突发,这次也许没有算好这个总账,但是现在积累的经验,我想或许还能借鉴于后世吧。幽就纹江区来看,眼前除开板房区和不多的废墟外,表面上似乎已没有什么地震的伤痕了。尽管大地还在时不时地微震,但歌台酒肆又已恢复温香狂欢。灾难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哀伤和悲愤也许都将在岁月中稀释,最后万劫不复,一切都将被多数人遗忘。但这只是市井盛世所呈现的一个表象。对那些真正家破人亡的幸存者而言,“5·12”仍然是心中永远无法填平的鸿沟,是在暗夜渗血的伤口——只有当事人才清楚那种疼痛。在北川,一个年轻的母亲最初确信自己的孩子已经深埋在幼儿园的废墟之下,她经历了那种彻底绝望的哀痛。几个月之后,她忽然又在展出的救灾摄影中,清楚地看见她受伤里,看见了一个没有插电的电视机,我问他,他说砸坏了,舍不得丢,就这样摆着吧,也算是个家具。他像一个落寞的破产贵族,在留恋往日富贵的最后一点余温——.{旦他只是一个日渐衰竭的农民,也许他的今生,都再也买不起这样一个伴他孤独的玩意了。焦躁会使人失衡,会在寻常的贫贱生活中引发暴怒。在鑫福镇的某组,一个组长和几个农民去交界的另外一个镇喝酒,在讨论重建的宅基地调整时发生了一点争执。其中一个农民竟然临时去买刀,回来当场杀死二人重伤一人,然后逃亡。那已是奥运在即的日子,一个命案在身的农民的逃亡,对基层政权来说,意味着各种难堪的后果。所幸追捕及时,三天后便在绵阳拿获,才避免了可能的后患。而另外一个平时都还和睦的农民家庭,在‘灾后的几句寻常拌嘴时,丈夫竟然动刀重伤 i了妻子。这样一些看似普通的乡村事故,绝对 l与这场地震相关。那些在最初的日子里看似 i麻木了的沉痛,正在日渐稳定下来的生活里』慢慢唤醒。烦恼还会像漫无边际的阴霾一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覆盖这个盆地。 i j— i幽截至2008年10月底,纹江区是德阳 l市唯一实现了在规定时间段里“零上访”的区 i县。但是,这里和全国一样,并非真的从根上;解决了所有社会矛盾,因此还是在奥运期间 l出现了一个惊险插曲。因为上访的问题,目前;几乎是困扰所有基层政权的一个普遍问题, i所以有必要再来叙述剖析一下这一个案,借;育英镇街上有个农民吴省飞,一直是纹江区著名的上访户。他在十年前被成都铁路公安局以盗窃罪收审,被打破了脾脏,还没收了他五千元钱。后来因为证据不足而释放,于是他就开始了漫长的上访之路。就事论事,按照现在的法制来看,警方是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的。但是铁路公安方面人事变化,对这种陈年旧案根本就没有记忆;当然更重要的是,一个普通农民的投诉对他们这样一个部属单位,根本就不构成威胁,因此也就一直无人理会。但是根据属地管辖的原则,这个农民的一切上访甚至极端行为,都归他所在的区县负责。而区县更不具备责成铁路公安解决的权力,当然也无承担这一错误以及赔偿后果的责任。该人因为脾脏受损,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平时本在另外一个县城靠踩三轮过日子。如果他在特殊时期上访,按属地管辖的原则,纹江区本来也可以不管。但是由于“政治承包”的原因,奥运期间那个县也怕这样的外来人添麻烦,就驱使他回到了纹江区。他本来平时要忙生活,多年上访也没有实际结果,已经灰心丧气了的。但是眼前对他的重视,使他明白奥运对他而言是一个申冤的良机,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了。他在凌晨轻松地逃出了人们的视线,消失在四川,纹江区相关部门顿时紧张起来。几天后他甚至得意地打了个电话回来取笑监视者说——你们不是不许我去北京吗?我已经到了。但是追查他的电话,发现是浙江的小灵通号。如果他去了浙江,那也无所谓。但是再一了解,浙江的这个小灵通是可以在北京通讯的,基层又紧张起来。有可能他是借的浙江来的另外一个上访者的电话,如果他真要在北京做出什么过激行为,那基层政府肯定难辞其咎。最后相关部门终于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查清了他的位置——他已经盘桓在保定,准备伺机混入北京。镇政府急忙派出一个小组,:f等于糕——赶赴保定顺利地将他强行迎接回来。纹江区相对而言还算温和,考虑到他确实有冤情,以组织名义派人带他去成都找铁路公安交涉。鉴于奥运背景,各个单位也真怕事情闹大惹出麻烦,铁路方面立即退回了当年没收的五千元。至于伤病赔偿,则仍然无法也不敢应承——赔偿了就意味着承认刑讯,那就要追究具体人的责任。而时过境迁,现在的苦主也难以提供充分的司法证据,因此只能不了了之。那么纹江区也只能对他说——作为地方政府,我们已经为你尽力了,你要再惹麻烦就是跟地方过不去。对地方上来说,已经前后为他花费了三万多元,确实也十分冤枉。但是有人会问,为何不直接拿这些要花费的钱,补偿给当事人以彻底平息事端呢?这是因为对基层来说,又有一个两难——对于不是自己责任造成的苦主,假设一听他扬言要上访就立即出钱摆平,那就等于给百姓树立了一个要挟讨钱的榜样,类似的事情就会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已经走上京城的人,你没有直接责任却有管辖责任,于是你还得去花钱才行。各地皆有大量类似的苦主,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坚持缠访的人员,还有一个无法之法,那就是劳教。在一些例行规定中,凡是两次进京上访闹事的,皆可以被当地公安强制劳教。劳教在现行法规中是属于警察系统可以自行裁量的治安处罚手段,不需要经过检察院和法院,因此也是备受国际社会和法律学者指责争论的一个问题。在强制收容遣送法被废除之后,劳教制度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说,成了基层政权对付“刁民”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具体在辖区如何采取,在哪种程度和范围内采取,实际要看当地主官的个人情怀和修养。严刑峻法并不足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程度,因此即使有对两次进京上访的处置条例,对愿意多行仁政的部分官员来说,也还是不会去轻易启动。于是,农夫吴省飞在地方政府帮助下讨天涯回回了自己的钱之后,只能签约息讼。只能继续带着自己的陈年旧伤,去原来那个县城做人力车夫。关于他是否还会进京的问题,则协商交由那个县的相关部门来监督管理了。阌土地的私下流转,事实上是早在“双提双统”的年代就已开始了的。土地承包最初的阶段,确实解决了农民的饥寒问题。但随着各种苛捐杂税的增加,生产资料的涨价和农副产品的抑价,造成农村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种田赔钱。于是青壮农民形成出门打工潮,要么弃田抛荒,要么把承包田无偿转给其他农户,只要他们分担其农业税即可。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民不再为那份责任田纳税,因此无需免费给人种植;但是土地的闲置则是到处可见的——每家名下那一亩二分地,确实种不种植都没有太大的损益。于是有城里人来乡下租地,相对规模化地发展新型农业产品。因为土地是集体所有,农户实际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加上土地本身也确未给农民带来很多收入,于是投资人一般只需找乡镇一级和村组长协商,甚至给村组长一些好处,就能很低价地长租下大片土地或者山林,只需给那些农户一点廉租即可——最近我所了解的一例,就是年租金一万拿到了两百亩左右的上好坡地,意即每亩每年才五十多元租金,而且一签就是二十几年。这就是土地“集体所有制”下才可能达成的协议,是明显伤农的现象。如果土地农民私有,他随便扔几粒土豆种,也不止收获这么菲薄。也正是因为多少年来,投资人都能从村组这样的集体,拿到如此廉价的资源,于是才会为今H的乡村社会,埋下了如此众多的纠纷和乱源。2008年的云南孟连事件和江西铜绿山事件,本质上都是当年的廉租留下的伏笔。纹江区2008年同样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纠纷,可以用以解析全国的同类问题。话说卧虎镇有几百亩坡地,分属几十家农民半种这块适合种植水果的土地,就与乡镇村组签下了二十五年的租约。显然当初他的租金更要便宜。之后他花了不少钱改造整理土地,退耕还林种植水果,现在终于开始可观的收益——这时,农民也开始内心不平衡了。按照惯例,所谓的集体土地的出租,因为涉及到一些农户的承包地,一般村组都会要涉及者在租约上签字画押。万一有人不同意,只要多数人签了,村组也会强制执行——因为土地在法律上属于“集体”。而这个“集体”,并无大家授权的法人,村组长是可以和上级以及商人进行暗箱作业的。现代社会你要在城市租一个门面或住房,房东都会要逐年涨价,因为万物皆在涨。对农民而言,他的一切生活资料都涨了,你的产品也涨价了,但是土地的租金却几十年一成不变,他怎么会没有意见?他虽然从前可能也曾签字画押,但是眼前他却会以农民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不公协议的意见。㈧这个果园的老板确实是会经营的人。他除开种植了各种优良品种的水果之外,还在果树下配套种植了花生之类瓜果。于是就有愤愤不平的农民——这些土地原来承包的主人,直接来果园抢收这些瓜果。老板面对这些公然抢夺,一般来说有两种可能选择。一是找基层政府投诉,包含在法院起诉。但是基层政府或者法院,实质上是拿这些农民没有办法的。农民在面对官府和法庭时,也准备了他们看似荒唐的理由。他们会说——原来的协议签订的是种树,而没有包含种花生。是客商违约在先,我们当然可以来收这些花生。基层政权在面对这些无理取闹时,通常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不愿激起农民的群体愤怒。而农民对这些瓜果的变相抢夺,本质上;还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你无法真正启动司|一法程序来对付——更何况还有个法不责众的!半荒着。一个德阳来的投资商五年前看中了问题存在。 i i回天涯{I
文章来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网址: http://www.dlxtbhykzzz.cn/qikandaodu/2020/1119/608.html